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滨大道中106号,是一所以水产、渔业为特色,理、工、管、文、法、教育六科全面发展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广东省渔业学校,1969年发展为大专院校,1984年更名为广东省渔业学校。1995年4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改为现名。
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占地面积约1486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4亿元。校区环境优美,花木繁茂,池塘曲桥,水网蜿蜒,人文与自然相互交融,是一所宜居宜学的现代化大学。
学科建设
广东海洋大学学科设置具有较强的特色、明显的优势和悠久的历史,现有15个学院,开设6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管、法、教育6个学科门类,其中水产类、渔业类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学校的特色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学校在海洋渔业、沿海地域、热带生物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优势,形成了“渔兽共治”、“浅海深度交替栽培”、“生态养殖”、“海水淡化”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
教育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双周学分制和双语教学系统让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和全面提升口语交流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学校实行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采用分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学校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深入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科学研究
学校积极推动科学研究,现有30个科研机构,科研资金年增长15%,科研论文和专利的数量不断攀升。学校在科研中积极投身于沿海经济和水产养殖领域的发展,先后研制出防风险沿海养殖模式、温室钢结构房屋、海水淡化二次利用等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海洋、农业和城乡建设等领域。
学校注重产学研合作,与国内一流的企业合作建有广东海洋生物制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现代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广东华海轮船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实验室,落实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
国际交流
学校走出去,更希望引进来,现已与美、日、澳、加、澳门特区、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与英国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达尔文分校等多所国外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学生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学校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每年有数百名学生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海洋事业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校园生活
广东海洋大学注重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学生宿舍的整体改造、校内环境的整治、大型文艺活动的开展等多项文化建设工程。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考研率和升学率均持续攀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特色服务产业,通过校企合作,建成了澳芙莲化妆品产业研发中心、辉煌珞珈文化传媒公司等产业集群,提供了大量实现就业的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语
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学科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将继续秉持“苦学书场求真学,渔港海涛入梦来”的校训,着眼于新的历史机遇,努力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和发展空间,为祖国的海洋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