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资讯

咋预防“白肺”?专家提醒:有3个办法提前预警!

作者:金楠东
2022-12-28 09:55
资讯

   家里有老人,担心出现“大白肺”、“沉默型缺氧”等情况,具体如何应对,提前预警?近日,关于白肺的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们的关注,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白肺?

  对于大家关心的大白肺和沉默型缺氧问题,曾有读者这样描述“母亲70岁,感染新冠后五六天都觉得好了,也不发烧了。突然觉得憋气,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病毒性肺炎,肺都白了。”

  对此,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介绍,“白肺”从医学上来说,有两方面的情况。

  一种是原本有肺部疾病,例如肺纤维化、肺结核等,肺部受到了损伤,影像学上口语化的描述,会看到白肺。

  还有一种情况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里边充满了空气,进行CT或者是X线检查时,它的影像表现应该是黑色区域。但如果肺泡里出现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或者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的表现上就出现了白色区域,就是大家说的“白肺。”

src=https://www.dabaike.cc/skin/baike/image/nopic.gif

  二、怎么预防?

  “不能预防,只能预警。”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表示,目前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推荐80岁以上老人,出现阳性症状后,要及时和社区医生联系,或者自己平时熟悉的主治医生联系,根据情况诊断,需要居家观察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那么对于80岁以下,身体状况也不错,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又控制的很好,很平稳,想居家观察治疗的话,有哪些变化需要大家警惕?

  武文娟说,病毒性肺炎造成的“白肺”也不是立刻就会形成的,一般会在两三天之前都有一些信号预警,大家一定要留意到。

  例如:血氧饱和度,心跳,脉搏等变化。

  1、提醒大家:家里老人发烧后,首先要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嗜睡、食欲不振、神志淡漠、呕吐等情况。

  2、还有很多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一般会推荐在家里备一个指尖血氧仪。

  可以注意到两个变化:①血氧饱和度和脉搏。

  血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3或者90,就要多注意;脉搏正常是60~100,高于100也要警惕。

  有人监测时发现,老人散步活动时,数值在95、96也挺好,但一休息,立刻大起大落“从95、96立刻掉到93或者以下”,也要注意。

  3、有的人说,家里老人平时身体也不错 也没有备血氧仪什么的。应该看什么数据?

  武文娟建议,除了老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数一下呼吸频次。在老人休息状态下,一分钟时间数一下,如果超过30次,也需要多警惕。如果呼吸频次看不清楚,也可以通过胸廓活动的频次来数。

  一般来说 出现以上变化,就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处理。

  除了有基础的老年人,高龄老人等,武文娟提醒,过于肥胖的人群,即便是中青年,感染新冠后也要注意和警惕。

  三、哪些人群高风险?

  据悉,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哪些人群有高危因素,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2月26日最新发布的诊疗参考方案里明确提出: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感染新冠和发生重症的风险,但是以下人员重症风险高,需要特别关注:

  年龄≥65岁(也有指南认为≥60岁);养老机构居住人员;未接种疫苗;患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认知障碍、肥胖症等);各种形式的免疫抑制人群(肿瘤放化疗、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使用者等);其他:肝病、妊娠等。

  当前,阳康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可能还是会有点咳嗽,但对于症状的轻重缓急,大家也要做好一定的判断和预防,保证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