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为什么会有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荆门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王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种说法有在湖北出现,“主要是提醒我们要提前去祭扫祖先,表示孝心,不要拖沓到闰二月才去。”
但无论俗语出现的动机具体是什么。“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上门。”这种诅咒式的“俗语”都不应该被传播。再者,中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询问很多本地老人,此前也并未听闻有此说法。哪有用湖北的风俗,经过短视频的传播,就可以指导湖南的婚丧嫁娶的道理?黑猫在欧洲是阴邪污秽,在中国却能镇宅招财?猫咪找谁说理去?
“俗语”不仅因地而变,也因时而异。比如宋朝时期有“生子不举”的说法,即百姓通常只养二男一女,一旦家中婴孩超过这一数量,便要把婴儿溺死或扔掉。难道今日之文明现代人,还要效仿宋朝之混蛋?
清明节作为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重要节日,不仅能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扫个墓,何须畏首畏尾。